运营商偷用户流量原是闹剧
来源:腾讯科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10-31
导读:第三方软件只会记录手机使用的流量,而不会区别网内还是WIFI。 |
这几天,运营商们又焦头烂额了,而且比以前要更严重,因为竟然被当成了“小偷”。有人站出来说,自己感觉流量消耗的异常快,肯定是运营商在流量不清零以后,蓄意修改了后台计算程序,从而达到偷走用户流量的结果。
事件的经过已经一清二白,当事人也删除了自己的咄咄逼人的言论。因为,这位美女用错了软件,她监控流量使用的是第三方安全厂商的软件,这个软件只会记录手机使用的流量,而不会在意用户是用的什么网络或者什么运营商的网络,使用了WIFI或者国外运营商的网络,甚至不用插卡的使用WIFI,只要是本机用的,都会被记录在内。两年前有一个故事,女司机开着宝马在高速上抛锚了,大骂宝马车质量差,但等到维修人员到来一看,原来是没油了。
其实,如果这样的指控得到证实,那么三家运营商的董事长总经理恐怕要进监狱了,因为,单位盗窃也是盗窃,具体修改程序的人更难逃干系,而这样的事情一旦坐实,更是要丢尽国企的脸。
所以,既然问题这么严重,那么可能性就会很小。虽然我们现在不能斩钉截铁的说,这种事情一定不会发生,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确实要小于亿分之一。
三家运营商的支撑系统是各自独立的,每家运营商内部的分省也是独立的,要想让这些打得不可开交的运营商系统如此同步的修改,其工作量和任务完成强度难度之大更是难以想象。不同运营商不同省市的支撑系统往往有多家供应商,这些软件系统的调试与修改一般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让这么多人这么多机构这么多相关单位去为密谋修改程序偷流量的可能性能有多大?
如果说,业务部门的员工为了完成任务而有修改计费系统的冲动,但这些人不能也无法去修改系统设置,支撑部门的人有能力去修改计费系统但这些人又没有任务压力,怎么可能修改的了呢?假设运营商的系统真的被修改用来偷用户的流量,那么,这样的操作一定是在非常高的具有公司强管理权限的领导授权和直接指挥下才能实现,有可能吗?
一些人异想天开的认为这种系统可随意更改,肯定是自己单位做假账习惯了。而且,这种修改对于当事人也没有多少好处,作为上市公司的领导,业绩并非主要考核指标,做这样的事情百害而无一利,自然不会去做,而基层员工更没有意义也没有权力去做,何苦来呢?
一段时间以来,预设结论的分析宣传越来越多,特别是针对电信运营商。很多人天然的认为运营商就是坏的,不管做什么都是错误的,自己出了问题就会推到运营商的头上来。其他的国企也是一样,只要是国企做的就是错的,做好事也是坏的。
我们不敢说运营商肯定不存在系统上的漏洞,但即便有调整套餐等造成的计费影响,也只能是极个别的现象,关于运营商偷用户手机费用的说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几年前某中央媒体就播出过专家版的质疑,还使用了耸人听闻的统计学知识来论证,最后却也被证明是子虚乌有。
如果只是个别人偶尔看走了眼,把监控软件看成了运营商流量消耗,也并非不可能,但一批人跟着起哄,甚至有央媒也煞有介事的大肆传播谣言,就显得非常不应该。更有甚者,还有装腔作势的律师出来用不实的证据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就更加违背了律师职业操守和欠缺职业素养。
从“4G不关,房子就归移动”的闹剧,到后来某女在塞班岛“仅仅发了几个微信”就收到了电信天价漫游费通知的炒作,运营商成了随时随地找一个理由来鞭挞的对象,这些始作俑者却无一受到道德上应有的谴责和法律上应有的制裁,自己的错误或者臆想出来的结论都被媒体甚至官方拿来不分是非的对待,助长了整个社会舆论的歪曲成长。到头来,炒作者自己也会深受其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闹剧结束了,但事情却并应该完结,因为这件事情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道德与法律冲击绝没有结束,和扶老太太被讹一样,类似的行为是在挑战整个社会底线,让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一点点的破碎。
很多人只知开始,并不知道结束,或者偏执的相信开始而不相信真相的结束。长此以往,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编造或者传播谎言,撕裂的社会伤口却无法补上,社会将会变得没有丝毫信任感,更多的人也不再有羞耻心,中国的整个商业环境将会彻底的被破坏。
下一篇: 中国移动降薪了,员工怎么看?